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充分发挥对口援疆资源优势,以村社“头雁”队伍交流交往交融为突破点,推动衢州市、乌什县两地村社结对,共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截至目前,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已开展乌什县村社干部“走出去”取经71批次325人次,衢州市村社干部“请进来”送经1批次5人次,推动两地71个村社结对共建,凝聚育人才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嵌入式”交流 深度融合强队伍
坚持把跨区域交流作为村社干部培智平台,从强化实践锻炼入手,与衢州市龙游县、开化县、江山市等县市订立嵌入式交流协议,合力开展“浙疆行·头雁行动”,组织63名村社干部“嵌入”衢州村社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岗位开展为期3个月跟班锻炼,与54名衢州村社干部结成“师徒”帮带对子,按照“有师傅、领任务、学本领、展特长”的要求,通过交叉培训、混班混宿、同台表演、同桌共餐等方式破除区域壁垒,学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壮大传统产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基层村干部队伍创新意识、服务能力。并将乌什县9个乡(镇)、54个村与衢州市9个乡镇(街道)、27个村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帮助乌什县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
“小组团”帮扶 把脉问诊促发展
成立“早上好”学员乌什分院,借助平台以“小组团”模式引进衢州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乌什县驻乡镇开展服务。首批引进5名懂经营、善管理的支部书记,通过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参与一项具体工作、开展一次产业调研、参加一次工作座谈、进行一次专业授课、结成一对共建村社“六个一”开展指导帮扶工作,找准、找实阻碍乌什县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分享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富民壮村相关经验,积极推广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帮助结对村引进文旅项目1个,帮销农产品20余万元。
“优平台”强基 衢乌联育提质效
将衢州市1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和5个乌什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结为共建村,列为乌什村干部实训基地,采取跟岗锻炼、情景模拟、主题研讨会、实地交流访谈等方式,开展党建互助、人才互育、培训互联,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升村组干部综合素质。衢乌两地组织部门围绕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形式内容等方面规范“人才联育”机制,筹措325万元援疆资金,推动乌什县村社干部赴衢短期培训全覆盖,有针对性开设“衢州有礼”“红船启航”等专题培训课程,设置4条“寻迹溯源”精品线路,组织两地村组干部共同开展朗读比赛、快问快答、红歌演唱等活动,有效帮助提升对红色文化、儒学文化等方面认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针对民族干部国通语水平提升,开设国通语“选修课”,把民族干部分进小学语文课堂,“小手拉大手”提升国通语水平。
“云互联”融情 资源共享强链接
运用互联网,加强结对村社日常沟通,每月组织两地结对村社召开“线上两委联席会”,每季度由组织部门组织召开两地村支部书记“线上圆桌会”,确保结对村社情感融合,业务融汇,理念融通。聚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优化乌什县委党校与衢州市委党校及衢州各区县市党校合作关系,搭建衢乌干部互动交流“云上”学习平台,紧扣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7个板块设置112门课程,联系衢州12个培训学校,开展主题教学47场次。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稳定的有力保障。未来,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整合衢州援疆资源优势,加大村社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助推乌什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