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科室旧治疗椅像是‘老伙计’,总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有时正给患者做根管治疗,吸唾器突然罢工,唾液积在患者口腔里,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我们的操作也得跟着停下来;有时,椅位调节卡壳,漏气,患者得费劲挪动,我们也得暂停治疗去摆弄器械。一来二去,治疗效率打了折扣,患者的就诊体验也跟着受影响。常有患者提出‘躺上去有点晃’‘机器声音有点吵’,还有患者因为担心器械故障耽误时间,跑去别的医院就诊。”
“如果说旧治疗椅的问题是‘磨效率’,那传统取模流程就是‘磨患者’。以前给患者取牙模,用的是藻酸盐或硅橡胶材料——把糊状的材料注入托盘,再小心翼翼放进患者口腔,让材料贴合牙齿形态凝固。这期间,患者得张大嘴巴保持几分钟,不少人会觉得恶心、反胃,甚至忍不住干呕;材料凝固后取出时,偶尔还会刮到牙龈,引起不适。更麻烦的是,要把取好的模型打包寄给加工厂,路上要花5-7天时间,万一模型损坏或变形,还得重新取模,既耽误时间,又增加耗材成本。”
说起科室已经淘汰的综合治疗椅和传统取模流程,库车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吐森·艾拜杜拉医生心有余悸。不过,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出资购买的新设备,让他们用起来很顺手,极大地改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他说:“新的4台综合治疗椅一到位,那些老问题就解决了。椅位调节顺滑无声,患者轻轻一躺,就能精准调整到舒适的治疗角度;吸唾、喷水等辅助功能反应灵敏,治疗中能及时清理口腔,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操作台设计更贴合我们的习惯,常用器械触手可及,不用再弯腰或侧身去够,单台治疗的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更重要的是,新椅子的材质透气亲肤,扶手高度适中,患者躺上去不再有‘紧绷感’。最近,常有患者反馈:这椅子坐着真舒服,治牙都没那么紧张了。”
同时,口腔数字化扫描仪的到来,帮助他们克服了传统的取模困难。如今,他们只需要拿着小巧的扫描探头在患者口腔里轻轻移动,屏幕上就能实时生成牙齿的3D模型,最快5分钟就能完成整个流程。探头圆润光滑,不会刺激口腔黏膜,患者不用长时间张嘴憋气,几乎没人再出现恶心的反应。更方便的是,扫描完成后,3D模型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给加工厂,当天就能开始制作牙冠或义齿,整个治疗周期从原来的10-15天缩短到3-7天。耗材方面,省去了藻酸盐、硅橡胶和包装邮寄的费用,每月单是这两项就能节省近2000元。
“设备更新带来的,远不止效率和体验的提升,还有大家心态的改变。之前因为设备老旧,我们总有点‘底气不足’,遇到复杂病例时,会担心器械跟不上;现在有了新设备,大家的工作热情更高了,下班后排练操作流程、研究扫描技巧成了常态,连年轻医生都主动申请多接门诊。科室的口碑也慢慢传开了,最近的就诊量比以前增加30%,不少之前‘跑远路’的患者又回来了,还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来。”
他说:“每次看到患者轻松地从治疗椅上坐起来,表示‘今天治牙真快’或是‘这扫描技术真先进’,我总会想起新设备到来时的场景。这些新设备让我们有能力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更高效的服务,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