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金华教育援疆“相约星期二”大讲堂在温宿县第三中学再度开课。援疆教师金明君、邓雪勇分别围绕教研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规划开展专题讲座,为当地教师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研盛宴”。
从教学实践到科研升华:金明君解锁教研“成长密码”
在“石榴籽工作室”里,援疆教师金明君以《说说教研和论文、课题那些事儿》为题,立足教师实际需求,通过前期问卷调查精准定位困惑,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她提出“教研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日常教学的沃土”,强调教学反思、听课评课等常规环节中蕴藏的科研价值。
为帮助教师突破科研瓶颈,金明君以案例为引,详细拆解“教学问题→研究内容→论文成果→课题申报”全流程,给出撰写学术论文的要点和方式方法:结合具体课例,将课堂难点转化为研究主题;在课题申报时,通过剖析立项案例,解析选题设计、框架搭建及报告要点;通过AI赋能,借助知网文献检索与AI工具辅助资料整理,为教研注入科技动能。
“教研的终点不是论文,而是课堂的改变与学生的成长。”金明君总结道。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为日常教学与科研的衔接提供了清晰路径。
职业规划“反向设计”:邓雪勇破解职称评审难题
同日,援疆教师邓雪勇以《教师职业规划与职称评审准备》为主题,结合自身经验,从目标设定、政策解读到材料准备,为教师职业发展“把脉开方”。他提出“反向规划”理念,建议教师以职称评审条件为指引,分阶段夯实教学、科研与引领能力。
针对阿克苏地区职称评审特点,邓雪勇重点提示:详解“双盲评审”规则与材料上传规范,强调过程性材料的电子化存档;以评促建,“职称是节点,但教学创新与团队带动才是终身课题”。前来听课的温宿三中青年教师感慨:“邓老师的分享像一张导航图,让我们少走弯路,更有信心走向专业发展的‘深水区’。”
作为金华“组团式”教育援疆的金名片,“相约星期二”大讲堂不仅是教学知识传递的平台,更是教育理念交融的桥梁。金华援疆教师领队表示,未来将联动后方资源,通过专题赛课、云端教研等形式,持续为当地教师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