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援疆动态 > 智力援疆动态 正文

发光!聚光!嘉兴援疆支教团奉献在沙雅

2019-01-06 15:55:15 2019-01-06 15:55:15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俞刘东 通讯员 秦倩

  浙江在线·浙江援疆网阿克苏1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刘东 通讯员 秦倩)树叶凋尽,北风呼啸,溪沿上近1公分厚的霜儿宛若积雪,数十米宽的景观河早已冰冻,这里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来自浙江嘉兴的援疆教师们自带光和热,成了寒日里被期待的暖阳。

  爱从东海来

  从9月开始,“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嘉兴支教团的老师们爱心牵线就没有停止过。任教沙雅二中的沈新华老师第一次尝试就成功引来一车30吨白菜,帮助当地2个社区的贫困户解决了一些日常困难。另有一部分还被送到了沙雅县生产营,受到了官兵们的欢迎。   

2018年11月3日,援疆教师沈新华联系到的部分白菜被送到了沙雅县生产营。

  “大家好,我是孙建琴,今年8月21日我来新疆沙雅援疆支教,这里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很多维吾尔族孩子没冬衣过冬……”半个月前,同在二中支教的孙建琴发布在嘉兴市南湖区留学生联谊会和1999届已毕业的学生群里的这条消息得到了热烈回应:南湖街道商会企业家捐款1.76万元,捐赠300件全新的羽绒服,80条全新毛毯,2箱文具,还有两位爱心人士各捐赠300件冬衣。

2018年9月28日,援疆教师李菊珍(画面正中半蹲者)为沙雅第五幼儿园联系到校服。

  邬炜飞老师结合自身资源,积极联系后方,为沙雅三小建立了数学资源库,系统地完善了小学全册资料。他又根据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实际需求,引进少先队活动课程,收罗《红船少年》《少先队假日活动手册》等300多套。

2018年11月16日,援疆教师张红敏(左2黑色衣服)联系到的绘本正在整理中。

  据不完全统计,支教团的34名老师在进疆不足半年时间内,共募集善款以及物资折合人民币43万余元。

  暖到心坎里

  敢穿大漠多豪气,一片赤心在沙雅。教育部等4部委实施的“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目的就是要在对口支援机制下,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受援地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浙江嘉兴援疆支教团的34名教师合影。

  嘉兴支教团的34名老师贯穿了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的学制,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刚刚而立,生于1988年,最年长的已届知天命之年,生于1967年;他们当中有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也有行政管理人才。承担顶岗带教任务的他们,每周总课时量408节以上,每天批改的作业总量3400本以上;陪伴晨读、参与晚自习辅导,他们晨曦而出、午夜而归。

援疆教师门春亮(左2)参与沙雅县二中校本课程《乡土化学》教材的编写。

  今年9月10日,当看到援疆“前辈”陆勤娥作为浙江省援助新疆阿克苏地区教师团队代表之一走上央视《2018寻找最美教师》的领奖台时,张红敏说,“同为嘉兴幼儿援疆教师,接好‘交接棒’,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编制新一轮工作室计划,从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入手,对幼儿语言、一日活动、情景教育等进行专题辅导,带动引领示范幼儿园创建。”

2018年12月16日,援疆教师秦倩(左3)、邬炜飞(右2)、范连军(右1)在结对的民族亲戚家里。

  为了给学生减压,为了给学生们的高中生涯规划以及应对新高考提供思路,援疆教师们在沙雅二中建起了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室。为了鼓励学生,刘爱纯老师刻了若干萝卜章,“好学生”“进步很明显”将善意传递到每个孩子心里;面对理科难点,许琦伟老师常常和学生谈心,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迎难而上;学生生病了,孙建琴老师拿来自己的饼干和热水为他暖胃……

援疆教师刘爱纯使用的“好学生”萝卜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支教团的老师们用真心真情,既发光发热,又前后联动、聚光聚热,温热了一片土地,温暖了一窝人心。

  愿边疆的风和沙,对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温柔以待。

作者:浙江在线记者 俞刘东 通讯员 秦倩 编辑:俞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