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大组团大教研大帮带大托管 ——浙江积极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

2020-06-19 04:30:14 2020-06-19 04:30:14 来源:省援疆指挥部 记者 叶锡挺

  援疆教师重温援疆誓词

  “大组团、大教研、大帮带、大托管”,浙江积极探索实施教育援疆新模式。6月16日下午,浙阿两地师徒结对仪式暨援疆教师传帮带工作动员会在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举行。会上,远在4600公里之外的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通过“云端”,代表全省1000余万名师生,向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各位老师表示亲切问候。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地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学东,兵团第一师副政委、副书记、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王忠民出席会议并讲话。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领导、地直学校领导及援疆教师领队和结对师徒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阿克苏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杜明主持。视频中,陈根芳要求援疆教师把浙江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阿克苏老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当好“师傅”的角色,青蓝结对、争取使“徒弟”一年成为优秀,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

援疆教师领队代表签署了《援疆目标任务书》 

   启动仪式上,阿克苏地区直属学校主要领导与援疆教师领队代表签署了《援疆目标任务书》,举行师徒结对仪式,10位当地老师向浙江援疆教师敬拜师茶、赠送鲜花,援疆教师回赠礼物和寄语卡片。援疆教师和帮带青年教师代表分别举行集体宣誓,青年教师表示“珍惜师徒情谊,尊师重道、明礼求学,虚心受教、力学不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而不懈努力”。随后,师徒代表表演了配乐诗朗诵,表达了浙阿两地师徒情深。

  10位新疆当地老师向浙江援疆教师敬拜师茶、赠送鲜花

 当前,阿克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已走在了全疆各地州前列,地委提出了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的目标。下一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将探索实施大组团、大教研、大帮带、大托管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新模式。未来3年,将新设60个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推动名师工作室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主要学科全覆盖。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探索实施“4个1+N”模式,即通过前后方联动、援疆教师和本地老师组合,以相同学段的学科为单位,建立“浙江名师—地区教研组—县(市)教研组—学校教研组—青年教师”的四级教研帮带体系,切实加强区域教研、校本教研。树立“大组团”思维,进一步聚焦援疆教师资源分配,在各县市各学段培育一所“种子”学校,该校不仅是标杆校,也是地区教师培养基地,真正把大组团效应释放出来。据悉,第十批580名援疆教师人人承担帮带任务,预计将帮带1400余名本地老师,并充分挖掘浙江后方优质教育资源,做到“学校带学校”“学科带学科”“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青年带青年”。总结借鉴乌什衢州小学“大托管”经验,以低学段为重点,整体推动管理理念输入、制度输入、文化输入,探索“一校一策”,打造“组团式”援疆升级版。

  王学东讲话

  动员会上,王学东指出,浙阿两地师徒结对传帮带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认识师徒结对传帮带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支持援疆教师工作,帮助援疆教师发挥潜能和动力,提升地区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为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王忠民讲话 

  王忠民表示,近十年兵地联动首次举办浙阿两地师徒结对仪式暨援疆教师传帮带工作动员会,就是要向各市指挥部、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各位援疆教师传递一个强烈信号,浙江新一轮高质量教育援疆从重“硬件”向重“软件”转变、从重“显绩”向重“潜绩”转变、从重“输血”向重“造血”转变,根本之举就是帮带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四有”好老师。他强调,全体援疆教师要扛起“传”的使命,做青年教师的“大先生”,整合“帮”的资源,做浙阿两地的“大纽带”,落实“带”的职责,做教育高地的“大助力”,通过“云端”教师柔性援疆、“空中丝路课堂”、共享优质精品课、建设名师工作室等,把浙江后方更多的优质资源引入阿克苏和一师阿拉尔市,为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贡献浙江智慧、浙江力量。

作者:记者 叶锡挺 编辑:张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