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砥砺奋进一年间丨真情大爱暖边疆 谱写援建新篇章

2021-11-15 19:30:51 2021-11-15 19:30:51 来源:阿克苏日报 记者 胡潇潇

  真情大爱暖边疆 谱写援建新篇章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浙江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一个是东海之滨浙江,一个是天山南麓阿克苏,两地相距万里之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浙江援疆干部人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同心协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润疆等成果丰硕,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9月22日,坐落于阿克苏市石榴街的“衢乌情”乡村振兴体验馆正式营业。该体验馆是衢州深化产业援疆、消费助农,助力受援地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举措。


宁波市首个产业援疆项目——库车红狮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产业援疆是增强经济“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全方位推进产业援疆,推动优势产品转变为优质商品。依托地区450万亩林果、农特产品基地资源,发挥浙江市场发达优势,线下线上联动,滚动推进市场援疆“十城百店”工程,打造“十网百店”,着力构建“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双向现代流通体系。探索和创新消费协作机制、模式,推动受援地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截至目前,“十城百店”销售门店(终端)已覆盖浙江11个地级市和主要县(市、区),升级为“百城千店”,累计建成门店(终端)1288个,建成线上网店75个。仅今年1月至8月,“十城百店”工程就累计销售受援地农产品19.4万吨、销售额达22.9亿元,同比增长168%,产品涵盖地区乃至全疆百余个种类,惠及农民15万人。

  不仅如此,浙江援疆还把解决地区各族群众就业作为大事要事、民生实事来抓,持续加大援疆资金投入,通过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同时,多渠道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林牧等资源优势,试点发展林下经济,推广黑木耳等菌类和茭白等经济作物种植,推动优势资源转变为潜力产业。在抓项目的同时,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利用“浙洽会”“西洽会”等大型会展平台,重点加强与浙江产业合作对接,积极引导纺织服装、轻工等企业到受援地投资,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截至目前,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累计帮助当地引进签约产业合作项目7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600多亿元。

金华市援建的温宿县托乎拉乡金华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立足自身所能、受援地所需,组合推进产业援疆取得一定效果,助力受援地增强“造血”功能,通过产业援疆直接带动数万人就业。


“组团式”援疆接续发力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浙江持续创新推进“组团式”医疗、教育援疆,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0年以来,浙江省创新帮扶模式、拓展帮扶范围,在原有“浙阿跨省医联体”基础上,将“以院包科”机制扩展到其他地直医疗机构,帮助受援地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学科、做强一批优势学科、填补一批技术空白。举办浙阿重点疾病防治柔性援疆暨杭阿专科联盟集中签约仪式,促成浙阿两地医院建立学科精准结对帮扶关系。目前,浙江省43家三甲医院与受援地医院结对,深度帮扶受援地打造重点特色学科。


援疆医生帮带徒弟实施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

  “组团式”帮扶提升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造血”功能。新建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儿童重症医学等10个学科、17个浙阿临床医学中心,成功开展“术中唤醒”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400多项,超过80项新技术填补了南疆技术空白。


全国首趟援疆货运班列(阿克苏——金华)顺利抵达铁路金华南货场

  硬件与软件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浙江教育援疆工作为阿克苏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充分挖掘浙江后方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领雁工程”“青蓝工程”,1005名援疆教师帮带2857名阿克苏教师,做到“学校带学校”“学科带学科”“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促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援疆老师章建芳带领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组团式”教育援疆关键在人。浙江教育援疆工作把培养本地人才作为援疆教师主责主业,精心做好“传、帮、带、研、训”,依托82个名师工作室、名书记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百师千堂示范授课”专项行动,以课题合作为纽带“帮”教提升,以拜师结对为形式“带”徒培养,以基础教研为支撑“研”训一体,一支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浙阿携手以文润心


“我爱浙疆”之“戏曲浙疆”“百校十万‘石榴籽’”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

  浙阿一家亲,文化心连心。

  9月24日,“我爱浙疆”之“文博浙疆”《丝路遗珍——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币》浙阿文物交流展览开展仪式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举行,将在此进行为期1个月的巡展,进一步推动浙阿两地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去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把文化润疆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联合地委、行署和浙江省文旅厅持续打造“我爱浙疆”文旅援疆品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文润百年”为主题,深入推进“文化交流合作”“文化阵地铸魂”“文创产业提升”“文艺人才培育”四大文化润疆工程,实施“文博浙疆”“书香浙疆”“戏曲浙疆”等10项具体举措,举办百件文物交流展、百场戏曲文艺演出、百个阅读基地推广等10项“百万”系列活动。

  自“我爱浙疆”“文化交流合作”文化润疆工程在阿克苏启动以来,浙江省文旅厅等单位组织了一批批浙江艺术家团体陆续来到阿克苏进行文化走亲,成为各省(市)对口支援文化润疆工程启动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样板。

  随着“创作采风基地”“韵律浙疆·音乐工作室”“书香浙疆·农民画基地”等一批文化润疆项目相继完工,地区还依托浙江文创企业开发了慕萨莱斯葡萄酒、家纺丝绸、家居用品等系列60多款文创产品,助力农民增收。通过一系列举措,如今浙阿两地以文化为媒介,交流互助,进一步拉近了两地人民的距离,也带动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浙阿两地将继续坚持谋划与建设并重,坚持培育与引才并重,坚持扶持与招商同步,助力项目援疆取得新突破、产业援疆实现新跨越、智力援疆跑出加速度、文化援疆绘出新蓝图,以对口援疆工作的实际成效助推阿克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记者 胡潇潇 编辑:滕一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