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清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在家援疆干部人才在援疆楼前举行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家齐唱国歌,行注目礼。
升旗仪式上,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朱林森,党委委员、副指挥长陈海涛分别为5月份入党的援疆干部人才黄建正、朱少波2位同志颁发政治生日贺卡。陈伟、刘斐两位位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分别在国旗下讲话,分享援疆心得体会。
朱林森为5月份入党的黄建正颁发政治生日贺卡
国旗下讲话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 陈伟
我来自祖国的海防前哨,援疆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都是祖国的边疆,因此,对阿克苏、对新疆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不知不觉援疆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收官之年。本人有许多感受向组织报告,和援友们一起分享。概括起来就是“锤炼了党性”“增长了才干”“收获了友谊”。
一、锤炼了党性
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之大;不来援疆,对新疆的重要性认识不会这么深刻;不和各族同志一起共事,不知道新疆本地干部的付出和辛苦。来了新疆,才知道先辈和前辈的艰辛;才清楚我们身上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看到新疆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地的发展,更深刻地领会了习总书记讲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深刻含义。援疆这两年多的经历,对自己的“三观”是一次洗礼,对党性是一次锤炼。
这两年多援疆的经历,感受到当地干部发展经济的热情,体会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亲身碰到了发展的瓶颈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时不我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前提是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们援疆,就是讲格局、讲奉献、讲融入,援疆三年,是一堂永不落幕的“党课”,只有党性修养得到了锤炼和提高,才能更好的践行初心使命。
二、增长了才干
感谢省指党委的安排,把我安排到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管委会工作,这是我比较熟悉的工作,使我在最短的时间熟悉进入了状态。也感谢纺织工业城管委会的领导,在这短短的两年多,让我分管了财政、国土资源、商务、经济发展等许多部门的工作,使自己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一些领域,如财政、国土资源、征地拆迁等,是我在后方都没深入学习的。
放下“援疆”“援”的心态,以“助力”的心态工作,融入阿克苏、融入本地,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特别是对比浙江-新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浙江时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深入思考总结,如发展区域经济的抓手和龙头,过去在浙江感受和思考并没有那么深刻。援疆后才发现,新疆要发展,要工业化,浙江及沿海经济发展的样板,这就是对外开放和以钢铁工业加三酸一碱的重化工业的支撑,浙江的台州、金华是钢铁工业的延伸;宁波是重化工业;绍兴、兰溪的纺织业其实也是化工业的延伸。想清楚想明白这些,我在纺织城的工作就目标明确,信心满满。
三、收获了友谊
援疆工作和援友们同吃同睡,1000多个朝夕相处的日子,收获了友谊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这也是我们援疆人“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真实的写照。感恩、珍惜我们一起奋斗的岁月。
同时,在援疆历程里,和当地的同事们经过沟通交流,思想碰撞,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是作为援疆人的骄傲和自豪。
三年援疆路,今年是最后一年,我将继续对标对表中央对援疆工作的精神,特别是中央第八次新疆工作会议的精神,牢记袁家军书记来阿克苏的指示以及援疆誓词,在省指党委和省指领导的领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给自己的援疆生涯画上不留遗憾的句号。
一是牢记初心使命,责任担当。认认真真完成“轻工五金城”,金华交投“南疆班列”的运行运营以及“金华产业转移合作园”的推进及各项工作。为纺织城打造“产城融合”及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勾画出明确的发展蓝图及路线图。
二是加强传帮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把自己多年的心得、想法与纺织城管委会的年轻干部多沟通交流,加强传帮带,让我们这一批援疆理念、发展思路由当地干部传承、发扬下去。
三是坚守安全底线。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保持头脑清醒,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心中有戒,心存敬畏、遵守指挥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员 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