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小水晶“链”出大产业 新和艺奥水晶、亚奇水晶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5-10-14 15:31:18 2025-10-14 15:31:18 来源:浙江援疆

  金秋时节,新疆(新和)水晶钻饰产业园内艺奥水晶、亚奇水晶厂内生产有序,一派蓬勃景象。

  走进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随着智能设备的转动,石英砂的碎屑簌簌落下。几分钟后,一颗颗棱面分明的水晶钻便完成了打磨工序。

  “以前哪敢想,家门口能有这么体面的工作。”这里的工人们抹着额头的汗珠,笑眼里闪着光。半年前,他们还从未见过水晶钻饰,也不知道家乡地下埋藏的石英砂能变成“宝贝”。

  每天清晨,维吾尔族小伙比拉力·图尔君穿好蓝色工装,走进新和亚奇水晶钻饰科技有限公司的抛磨车间。“嗒嗒嗒”的机器声里,一块块石英砂胚被智能设备打磨成一粒粒钻石,泛着晶光。

  “半年前连机器都不敢碰,现在我是车间里最快的操作工。”比拉力的笑容中藏着底气。

  比拉力的工位旁,贴着一张泛黄的培训结业证。第一次走进产业园时,他连游标卡尺都不会用。“师傅把步骤写在纸上,连按哪个按钮都画出来。”他的带教师傅手把手教了他两个月,让他的技术越来越好。

  像比拉力这样的师徒结对,在产业园有很多。新和亚奇水晶钻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张皓翻着培训台账,“我们目前已招了60多名工人,大多数来自当地,都经过了专业培训。”

  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比拉力就在其中。他按件计算工资,每月收入6000元到8000元,比在家种棉花时翻了一倍。

  “未来我们全面投产将要招到300名以上工人,其中九成以上会是本地工人。”叶张皓说。

  作为首批入驻的代表企业,艺奥水晶、亚奇水晶从招引一年时间内,已稳定投产:16组单尖设备平稳运行,圆磨与吸塑生产线协同作业,日产值约30万元。围绕扩产提效,企业规划逐步增配至120组单尖设备,并配套自研的11组圆磨全自动设备和30组吸塑设备,产能梯度清晰、节奏明确。

艺奥水晶(亚奇水晶)在建的全自动处理污泥净化水系统,包含60多道净化进出水流程

  预计到明年5月,艺奥水晶、亚奇水晶智能车间内将形成上百组流水线高效协同;通过智能化升级,一名工人可管理5组流水线,每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约3万包钻石。水晶制造共经11道精细工序,待车间全面达产后,企业日产量有望达到360万包,年营业额预计约10亿元,为地方财政持续贡献“增量”。

  据了解,艺奥水晶起步于2005年9月的浙江浦江县浦阳捷奥水晶。近年来,受土地、能源、用工等要素成本刚性上行影响,传统沿海布局在成本与交付上面临新的约束。顺应产业梯度转移和市场全球化趋势,企业果断落子新疆(新和)水晶钻饰产业园,以更低的综合成本、更优的通关与物流、更充裕的人力资源承接增量产能。

  “放眼全球,1100多组生产设备中,我们就占了约十分之一。未来,我将按既定节奏扩充到120组单尖,配套11组自研全自动圆磨与30组吸塑,稳步抬升产能与交付稳定性,力争明年5月前实现智能车间全面达产。”叶张皓表示。

  艺奥水晶(亚奇水晶)的发展恰似整个产业园发展的缩影。从一条生产线到一条产业链,从引项目到育生态。在丽水援疆指挥部的助力下,新和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胜势竞争。随着项目加速落地、产能持续爬坡、市场稳步拓展,这一“百亿级”产业集群的雏形正加速成型。

作者: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