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再次温柔地拂过天山,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刘国造老师的援疆支教之旅已悄然步入第二学期的尾声。在新疆拜城这片土地上,他深刻领悟到,教育绝非单程的播种,而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当看到孩子们眼中日益明亮的星光,他也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探寻到了教育的真谛。
教学相长,创新课堂展智慧
在援疆支教过程中,刘国造对“教学相长”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精心筹备每一堂课。本学期的一节示范课上,他别出心裁地以气象主题英文短视频开启课堂,瞬间点燃了七年级(6)班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方法上,他采用“词汇筑基—句型建构—对话生成”的三阶进阶模式:运用生活场景词汇卡和动态思维导图,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通过角色扮演和信息差任务,促进句型内化;最终以分层对话设计实现语言输出。这种闭环教学设计,既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又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这堂示范课凝聚着他对“智慧课堂”的深入思考:AI技术搭建的沉浸式语言环境,如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任意门;分层对话设计既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认知发展曲线。当看到青年教师们反复回看课堂实录,他深知,这些创新实践正唤醒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觉醒。
命题讲座,引领教师共成长
除日常教学工作外,刘国造还积极开展命题讲座。他结合自身命题实践,深入剖析命题工作对教师能力提升及学校发展的积极意义。自主命题研修不仅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更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命题技巧,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学校通过命题研修,能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面发展。讲座中,他重点讲解初中教师如何进行自主命题研修,涵盖初中学业考试的依据、测评目标、命题原则以及近年来学业水平考试卷的特点等。他还结合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的讲话,分析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并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出建议。这些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参考。
悉心指导,助力青年教师进步
在指导年轻教师成长方面,刘老师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原则。通过定期听课、评课及一对一辅导,他不仅关注年轻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升,更注重教育理念的传递。本学期,一位年轻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紧张不已。刘国造老师陪其一起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流程,甚至模拟课堂情景,帮助其克服紧张情绪。最终,这堂课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倾注心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成长,刘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课堂上,他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除日常学业指导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培优补差,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这些活动中,他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不自信,逐渐变得主动参与、勇于表达。孩子们的成长让他深感自豪。
认可肯定,坚定前行决心
刘国造的努力与付出得到援助学校领导及搭班同事的高度认可。他们称赞他不仅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这份认可对他而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让他更加坚定继续前行的决心。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个人力量虽有限,但当众人汇聚在一起,便能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援疆之路既是探索之路,也是收获之路。这一路,有欢喜,也有孤单。但只要望着窗外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他便愿继续做教育的摆渡人,用智慧与汗水浇灌这片热土,让更多梦想的种子在天山南麓生根发芽。因为他深知,每个被知识照亮的生命,终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