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嚼个花生前门牙就给咯断了,能不能当天种牙当天就有牙?”
“可以实现即拔即种。”
近日,26岁的张涵宇(化名)拿着断裂的门牙,来到第一师医院口腔科,询问援疆专家、副主任张绮。
张涵宇这颗断裂的门牙在10年前就曾因疼痛,确诊为牙髓炎进行治疗,结果10年后,一颗花生米把门牙给咯断了。门牙缺损特别影响美观,也影响个人形象,他希望当天就能实现补齐缺损的门牙。
张绮与科室医生李小红,通过数字化口腔扫描、数字化打印技术、CBCT数据拟合制作出种植导板及牙冠,最终成功为患者拔除患牙后即刻进行种植体植入,并实现即刻戴牙。
张绮介绍:“因龋坏、外伤、磨耗等原因造成的牙体缺损至无法保留极为常见,传统的种植义齿修复,需要患者先拔除患牙,3个月后种植,再等3个月修复牙冠,医生还需口内取印模、灌注模型,再将模型发送至加工厂,患者前后需要等待约6个月的时间才能最终戴入种植牙冠,而我们的口腔科早已进入数字化时代,通过计算机扫描完后制作的牙冠,形态相似、颜色逼真,可满足美学修复的要求,减少费用且无缺牙期,就诊次数减少,2个小时就可戴入口中,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当牙齿被拔除后,立即在牙槽窝内植入种植体,无缝衔接,一气呵成。这其中,口扫数据与CBCT数据的完美拟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先进的口腔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口腔内详细的三维数据,再结合CBCT精准呈现的牙槽骨结构信息,二者相互融合,为制作个性化的种植导板提供了坚实依据。在导板的精准引导下,种植体得以精确植入理想位置,误差被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就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时,患者便能戴上预先制作好的牙冠,缺失的牙齿已然“归位”,灿烂笑容即刻重现,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缺牙期,让他们无需因缺牙而在社交、生活中感到自卑与不便。
据悉,第一师医院口腔科于2017年7月起,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对口援建,科室依托浙大口腔医院先后成立了浙大口腔南疆种植中心、浙大口腔颌面疾病诊治中心南疆分中心、浙大口腔黏膜病南疆地区诊疗中心、浙大口腔内科中心南疆分中心、浙大口腔数字化中心南疆分中心。通过“以院包科”“导师带徒”“浙阿跨省医联体”和“柔性援疆”等形式,持续提升第一师医院口腔科医疗技术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