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绍兴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怀抱家国情怀,带着绍兴人民的深情厚谊,不远万里,来到祖国边疆,接过援疆“接力棒”。他们是诲人不倦的老师,是白衣执甲的医生,是任职县直部门的干部。他们满腔豪情援疆,锐意奋进,实干担当,为受援地——阿瓦提县留下的不仅是一批惠民利民项目,还带来了如清风般的新理念新经验。为集中展现援疆工作者风采,“最美援疆人”系列报道专栏今天推出第十九期,向您介绍援疆教师严小利的援疆故事。
【人物简介】
严小利,绍兴市锡麟中学科学高级教师。1977年10月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生化系,现任阿瓦提县第七中学(鲁迅中学)物理教师。曾获得绍兴市越城区初中自然科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执教的初中毕业班级分别于2010年、2021年两次获得绍兴市越城区区级先进班级。所写的学科类论文,分别于2010年、2011年两次获得绍兴市初中科学教学论文一等奖,并有两篇专业论文在国家二级报纸《学习报》的教育研究版上公开发表。所指导的学生,获绍兴市青少年生态书法大赛二等奖。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严小利老师常以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名言自勉。2024年8月,这位来自绍兴市锡麟中学的科学高级教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告别江南烟雨,奔赴天山脚下,在阿瓦提县第七中学(鲁迅中学)书写了一段充满温度与厚度的援疆篇章。
教学重心:物理课堂见真章
“物理者,万物之理也。”严老师深谙此理。面对阿瓦提县各族学生物理基础薄弱的学情,她以“轻负优质”为刃,破教学之困,以独创的“生活物理三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达瓦孜”来破解“重心”,借葡萄晾晒去分析“蒸发因素”,用盘龙古道诠释“斜面原理”。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智慧的启迪,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她常说:“物理是自然的诗篇,我们要带孩子们读懂这首诗。”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光学原理,她利用课间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光具座上依次操作,直至找出规律;她结合“丝路光影”,将驼队影子投射在白墙上,演绎古丝路的商旅故事。这样的课堂,既传授了知识,更传承了文化。在疆期间,严老师认真开展公开课,两次送教下乡,为阿瓦提镇中学和英艾日克镇中学分别带去一堂精彩纷呈的物理课。援疆支教一学年来,所带班级每次测试,物理成绩均稳定在前五,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成绩提升至前三。在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作为尖子生较多的班级,八(9)班有一名同学升入A+班,四名同学升入A班,其中严老师的物理教学功不可没。成绩单上每一个数字,都是她深夜备课的星火、课堂激趣的回响。
播撒爱心:春风化雨润无声
“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之言成为严老师的育人准则。她不仅鼓励优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分析难题,攻克物理难关,还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困难学生,自购学习用品,设立“进步之星”奖励机制。在疆期间,她还与两名小朋友结对帮扶,在春节前为他们准备过冬衣服,在儿童节赠送靓丽的品牌运动装……时常与他们谈心,并鼓励其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不要怕,老师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每每在教室门口等候并为学生耐心辅导错题,每每看到孩子们豁然开朗的表情,她觉得一切都值得。她用行动诠释着孔子之言:“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同时,她还主动参与学校个性化作业的编制工作,减轻徒弟的工作量。为践行爱疆建疆、稳疆兴疆的使命,她认真履行着援疆教师“传、帮、带”工作,传递教育火种,助力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点亮边疆教育的未来,哺育边疆的孩子们。
伉俪同心:万里援疆有后盾
援疆之路的背后,站着一位令人动容的“最强家属”,严老师的丈夫——“大元老师”。这位曾经的语文名师,不仅三度赴疆,克服时差与距离,在探亲的同时,更将无私的支援,延伸至教育的实处,为阿瓦提县鲁迅中学的老师开设《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渗透》专题讲座,为九年级学生带来《中考作文破题》冲刺课程。他的讲座和课程激情四溢,深入浅出,师生获益良多。初三学生萨妮牙·达吾提甚至夸张地告诉大元老师:“上次你来学校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一周后的模拟考就得了56分的高分,作文第一,当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没有考过这么高的分!”
更令人感动的是,大元老师还协助严小利老师,促成了绍兴第一初级中学与阿瓦提第七中学结为“姊妹学校”,他开设的空中课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给学生们带来一堂别具风格的经典文言课堂,学生们纷纷惊叹:原来古文可以这样上!同时,学生们彼此之间,跨越万里的一封封书信,还更好地诠释了绍阿两地心连心的美好画面。
夫妻二人,一理一文,用不同的方式,耕耘着边疆的教育沃土。大元老师一听说国家“文化润疆”的号召,马上发动学生一起参与,捐赠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书画作品。他自己也连夜书写了书法作品,目前悬挂在阿瓦提县第八中学(鲁迅高中)行政楼的大厅。严小利老师动情道:“他是我平凡的英雄,让我心有所依,行有所向。”大元老师笑道:“明月出天山,春风度玉关。同心援疆路,伉俪共婵娟。”
回首来路,迎望远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严小利老师以物理之严谨治学,以慈母之心育才,以夫妻之合力,惠疆润疆。正如她所言:“援疆不是一个人的远征,而是一群人的守望。我愿做那一颗星,照亮孩子的一程路;更愿做那一座桥,连接绍阿两地情。”
万里援疆路,她以心育心,以爱传爱,终得心海无疆,春暖花开。在援疆的道路上,严老师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润物细无声”,什么是“大爱无疆”。天山上的雪莲,在严寒中绽放出最动人的芬芳;来自江南的严老师,在遥远的边疆播种下希望的春天。在西北这片苍茫美丽的土地上,这份爱与坚持,必将滋润着这片边疆教育的沃土,让希望在这里成长、花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