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教研则是这场旅程中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了充分发挥金华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教师迅速成长,近日,金华援疆“相约星期二”大讲堂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涵盖多学科、多维度,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广阔平台。
在温宿县第三中学,援疆英语教师吴华敏首先围绕着如何优化学生的早读效率展开,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和老师们分享了早读的有效策略。
吴华敏老师的激情晨读很“知心”。吴老师提倡晨读“由坐到站”。改变的是读的姿势,激发的是学生的激情。吴老师现场还原了“站立式晨读”的沉浸式场景。学生们挺立如松,手持课本置于胸前15厘米的“共振距离”,先入心,再放声,通过胸腔共鸣发出的朗朗书声与晨光同频共振。吴老师还提倡“由教到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将传统教师主导的晨读转化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学习项目。吴老师深谙知心之道,在晨读过程中和学生交心来育心。这样,学生就从“知之”走向“好之”,最终走向“乐之”!
援疆美术教师胡丹为温宿三中的老师们带来了关于儿童画赏析评价与创作指导的讲座。她从儿童画的定义界定展开,归纳总结出五种作品类型。通过各类作品赏析为老师们剖析了儿童画稚趣童真、自由随性、故事叙事、多元探索、自主情感等一些主要特征,使老师们建立起对儿童画更清晰准确的认知体系。对应五个评价维度,胡老师还结合案例分析了当前儿童画创作指导的思路方法,了解多材质、多角度下儿童多元思维的拓展及美育智慧的生发。胡丹老师的讲座为温宿三中的美术老师打开了新的视角,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探索和思考。
援疆教师方丽华和全体语文老师一起分享了《运用多元策略,提升识字教学效率》专题讲座。讲座中,方老师从丰富识字形式,提升识字趣味;整合识字资源,提高识字质量;重视在线资源,拓宽识字路径;探寻识字妙法,培养识字能力;加强精准评价,激发识字潜能五个方面,强调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识字能力。
教研无止境,探索无穷期。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系列讲座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研工作,不断创新教研形式与方法,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下一步,金华援疆支教团将根据受援学校教师需求,充分发挥“相约星期二”大讲堂平台资源优势,联动金华后方教育资源,精准安排专题讲座、主题赛课等活动,助力推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