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睡一觉就把大病治了,金华专家太棒了!”术后苏醒的71岁患者杜女士紧握医生的手,激动不已。
日前,金华援疆专家、温宿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剑辉带领本地团队,成功完成该院首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这项突破不仅让杜女士免于开腹手术之苦,更填补了当地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的技术空白,成为医疗援疆惠及边疆百姓的生动注脚。
高龄患者的“定时炸弹”
患者杜女士五年来反复腹痛腹泻,终因病情加重前来医院求诊。内镜检查显示其直肠有两处直径2.0-2.5cm的宽基底隆起,其中一处伴血管形态异常。病理报告提示该处病灶已处于癌前病变阶段,随时可能进展为恶性肿瘤。“患者高龄且合并胃、结肠多部位息肉,直肠高级别瘤变是最紧迫的风险。”沈剑辉分析,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老年患者风险极高;而ESD技术能通过内镜精准剥离病变,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属当前最优方案。
“皇冠明珠”技术扎根边疆 填补区域空白
ESD技术被誉为消化内镜领域的“皇冠明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理想选择。但该技术对术者的内镜操作技巧、解剖认知及并发症处理能力要求极高。作为金华东阳市人民医院选派的援疆专家,沈剑辉凭借丰富的ESD临床经验,带领本地医护团队反复研讨方案,针对病变位置深、血供丰富等难点制定应急预案。
手术中,沈剑辉手法娴熟,精准完成黏膜下注射、边缘标记、环周切开、黏膜下剥离等一系列高难度步骤,最终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术中出血极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即恢复流质饮食。杜女士的女儿在病房外红了眼眶:“母亲怕开刀,这病拖了5年,是援疆专家给了她新生的勇气。”
既“输血”更“造血”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
此次手术的意义远超单次操作。沈剑辉深知,援疆的核心是“传帮带”。术前准备及手术全程,他同步向本地医生细致讲解操作要点、解剖层次辨识、风险规避策略及并发症应对预案,将理论与实战深度结合。
“我们不仅要完成手术,更要让这项技术在这里扎根。”沈剑辉表示,后续将通过系统培训、手把手带教和建立规范操作流程,协助受援医院打造能独立开展ESD手术的本地化团队,让先进技术长久惠及边疆患者。
此次技术突破,不仅为温宿患者带来更优诊疗选择,提升了当地消化系统疾病微创诊疗水平,更彰显了金温两地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