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兵团南疆首例 援疆专家以球囊扩张术破解气管“窄”局

2025-07-16 15:05:48 2025-07-16 15:05:48 来源:兵团第一师医院

  近日,第一师医院成功为一名重度气管狭窄患者实施了兵团南疆首例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瞬间得到缓解。这一突破,不仅让医院在大气道介入治疗领域实现了新的跨越,更为南疆地区饱受呼吸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患者张林清(化名)之前因为脑出血接受了气管插管抢救,病情稳定后从某医院顺利出院。可没想到,出院才一个月,他就出现了严重的胸闷、气急症状,连自主行走都成了奢望。这才紧急来到第一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寻求救治。

  第一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援疆专家徐航娣为他做了相关检查,结果触目惊心:张林清的气管最狭窄处仅剩下0.6cm,而正常成人的气管直径约为1.5~2cm,也就是说,他的气道只有正常状态的1/3宽。如此狭窄的空间,一旦被痰液堵住,随时可能引发窒息,生命岌岌可危。经过诊断,张林清被确诊为气管插管拔管后良性气道狭窄。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徐航娣主任第一时间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主任、资深呼吸介入专家陈恩国开展远程会诊。之后,陈恩国主任通过柔性援疆机制来到第一师医院为其面诊。

  两位专家结合影像资料和张林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判断,共同制定出了一套阶梯式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首先采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快速解除气道梗阻,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后续会持续监测病情,如果出现再狭窄的情况,就考虑实施硅酮支架植入术来提供长期支撑。这套方案以“最小创伤、最优疗效”为核心,精准地契合了张林清的治疗需求。

  在做好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后,徐航娣主任主刀为张林清进行手术。手术中,徐航娣主任通过支气管镜将扩张球囊精准地送到狭窄部位,在实时监测下完成了精准的扩张操作,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张林清立刻就感觉到呼吸顺畅了很多,困扰多日的胸闷气急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半月后患者来院复诊时表示:"现在呼吸顺畅多了,晚上能平躺着睡觉,走路也不喘了。"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让患者重获新生,还填补了医院在大气道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

  这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跨区域医疗协作的优势以及呼吸介入技术的精准和高效。球囊扩张术作为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核心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特点。首例手术的成功,意味着边疆的患者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地奔波求医,在本地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徐航娣主任表示,引进技术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本地的技术骨干,推动实现从“外部输入”到“自主应用”的转变,让医疗援疆成果真正在边疆扎根,惠及各族群众。

  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月清说:“此次首例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成功,是援疆专家团队与本地医疗骨干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项微创技术在该院的成功落地,不仅填补了南疆兵团在大气道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更让当地的患者不用再远赴他乡,就能享受到前沿的医疗服务。今后,第一师医院将继续借助援疆资源,不断深耕呼吸疾病的精准诊疗技术,为边疆群众的呼吸健康全力保驾护航。”

作者: 编辑:袁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