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浙江“小组团”医疗援疆工作,助力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服务能力提质增效,7月10日至16日,第三批护理援疆小组团专家一行4人赴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精准指导帮扶工作。本次护理援疆小组团专家由浙江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胡斌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王薇,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丹,浙江医院心肺康复护理专家郑玲燕组成,重点围绕护理学科建设、一病一品、心肺康复、专科护士管理、护理敏感指标等工作开展指导,同时针对上一批小组团专家指导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追踪。
在对接会上,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军伟对专家团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浙江护理专家带着先进理念和精湛技术跨越千里而来,是对我院护理工作的莫大支持。这份“浙阿同心”的情谊,必将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事业注入新动能。
深入临床 精准指导
郑玲燕老师走进心内科、呼吸科开展心肺康复培训,结合我院患者病情、身体及生活习惯,指导修订心肺康复实施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个性化方案需求,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体位管理、呼吸功能训练、气道廓清技术、有效咳嗽及体位排痰技术、抗阻运动指导等。
王薇、杨丹深入我院重症、妇科、骨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通过实地查看、现场问询、病例讨论等方式,详细了解我院护理工作流程、专科护理开展情况,针对重症患者三管管理、敏感指标的建立等,给予指导及改进建议。
精彩开课 专业赋能
浙江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胡斌春以《浙江专科护理团队建设与思考》为题,分享了浙江护理专科护士在培养模式、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多维度启发管理者创新思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王薇则聚焦《护理职业发展及岗位管理及培训》,从护理职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及培训方面,为护士的培养及使用提供了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借鉴方案;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丹着重于《专科护理质量提升与科研思路应用》,指导护理人员如何运用科研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质量改进措施,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浙江医院心肺康复护理专家郑玲燕专注于《精细化管理在心肺康复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路径构建与实践深化》,从杭州市三级联动心脏康复项目为例,指导精细化心肺康复管理路径构建。
“一病一品”分享交流
2025年2月我院正式启动“一病一品”工作,各科室将优势病种的规范诊疗方案与创新护理特色服务相结合,精准对接患者多样化护理需求,形成入院护理到出院延续服务闭环,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7月14日下午,第一批“一病一品”7个试点科室从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人文关怀打造独具特色的专科护理服务品牌及项目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汇报。浙江省护理学会援疆小组团专家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瑜(线上)对汇报案例逐一进行点评,要求将循证思维融入护理实施全过程,用循证发法确定核心护理措施,以循证依据完善质量评价,实现“专业特色”和“循证依据”的融合。
心内一科《基于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项目中,护理人员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个治疗周期,即从入院、住院、出院至随访阶段,严格遵循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骨一科 《惜‘膝’相关,步步为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项目中,基于循证护理的基础,应用HPM模式进行健康促进行为干预,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从在院期间的围手术期护理到院后的居家照护全程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系统性、个性化的康复指导,以提高病人康复自我效能感与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膝关节康复效果。
规范专科护士管理 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聚焦专科护理发展与专科护士队伍建设,7月15日上午王薇、杨丹老师通过座谈交流的形式,为我院专科护理工作精准“把脉”。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专科护士使用评价开展,针对我院专科护士年度考核表、专科护理门诊评价标准给予指导性意见,充分肯定我院护理工作的同时,建议我院结合专科护士情况制定适合我区域的专科护士使用评价方法,提升专科护理服务品质。
2024年以来,浙江省护理援疆小组团已派出三批专家赴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指导工作,护理援疆小组团不仅是技术与经验的传递,更是浙疆两地携手共进、共促医疗发展的生动体现。护理部主任丁韵表示,我院将珍惜这份协作情谊,持续加强与浙江护理领域的交流学习,将浙江省先进的护理理念与专业技术转变为适合我院的新思路、新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护理服务,让护理事业向高技术、高人文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