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援友之家 > 援疆风采 正文

宁波消防援疆干部郑志航:“希望我像这枣树一样,扎根奉献,结出甘甜。”

2025-08-04 17:55:31 2025-08-04 17:55:31 来源:甬库情 通讯员 衡帅

  盛夏的南疆,阳光炽烈。库车市消防救援大队城北消防站的院子里,十几株枣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看着枝叶间已经逐渐泛红的枣子,指导员郑志航心绪翻涌:“这是我初来援疆时,带着队友们亲手种下的。如今枣树终于结果,我的使命也即将画上句号。”

  万里援疆 使命召唤下的家国抉择

  时间回到2022年,时任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杭州湾大队杭州湾站副站长的郑志航,在听到援疆的召唤后,“去边疆!”的念头瞬间点燃了他的热血。然而,正当调令下达,一个巨大的喜悦伴随着难题同时降临——妻子怀孕了。“我提出援疆的想法时,全家人都很支持。但得知妻子怀孕的那一刻,喜悦之外,更多的是担忧和不舍。”郑志航坦言。

  一边是组织的信任和内心的使命召唤,一边是对孕妻和未出生孩子的责任与牵挂,抉择的分量千斤重。最终,是家人毫无保留的理解与坚定支持,卸下了他最大的顾虑。“‘小家’的困难真实存在,但‘大家’的需要更为迫切。”带着家人的千般叮咛与不舍,郑志航毅然跨越万里,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疆历程。

  破冰融合 从隔阂到信任的浇灌

  作为库车市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委员、城北消防站政治指导员,郑志航身上的责任不言而喻。然而现实挑战接踵而至:部分队员国通语沟通不畅,队伍单兵素质、装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

  郑志航觉得,语言是打开心扉、建立信任的钥匙,首先要消除的就是语言隔阂。于是他拿出十足的耐心和韧劲,带头组织国通语学习。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一位队员不仅突破了语言关,更因业务能力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迅速成长为队伍骨干。“思想通了,心气顺了,队伍的凝聚力自然就上来了。”郑志航总结道。

  真诚的关怀更是融化隔阂的暖流。初来时,因为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郑志航和队友们之前曾有着不少的疏离感。对此,郑志航选择从细微处着手。精心调剂食堂伙食,古尔邦节自费送来喷香的烤全羊,让队员们感受家的温暖。当得知队员孩子深夜突发急症,他不仅立刻准假,更亲自前往医院,确认孩子无恙后才在凌晨三点返回队站。他还带领队友一起提升站区环境,在院里的空地上种下一棵棵枣树,“希望我们都像这枣树一样,扎根奉献,结出甘甜。”

  这一份份设身处地的关怀,逐渐赢得了队员们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深厚的信任。城北消防站站长罗合曼深有感触地说:“郑指导带来的是开阔的思路和真诚的尊重。我们遇事一起商量,思想越来越统一,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并肩作战 血火淬炼兄弟深情

  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面前,郑志航的专业素养和沉着担当,成为队友们最坚实的依靠。在一次惨烈的车祸现场,驾驶员被死死卡在严重变形的驾驶室内,脸色苍白,生命垂危。作为第一队到达现场的救援人员,郑志航迅速做出评估,果断制定精准破拆方案,指挥若定,最终成功将被困人员从死神手中夺回。在面对热斯坦街道老城区错综复杂的土房火灾时,他沉着冷静,精准判断火势,“多点进攻,分割战场”的战术部署,有效守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队伍建设中,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每一位队员的血脉,同时将宁波“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城市精神注入这支消防队伍的灵魂。先进的救援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经典的案例复盘被不断引入日常。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初,城北消防站历史性地捧回了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建设“先进消防救援站”的奖牌。“这块闪亮的奖牌,是团队蜕变最有力的见证!”郑志航自豪地说。

  三年援疆路,郑志航最珍视的,是与各族队友在一次次并肩作战、生死相托中凝结的、超越血缘的战友情与兄弟亲;是每年沙尘暴肆虐时,在风沙中磨砺出的钢铁意志;更是亲手为宁波与库车两地消防救援队伍架起的那座坚实稳固的协作桥梁。

  离别的日子近了。郑志航的目光再次掠过亲手栽种、如今已是硕果累累的枣树。他伸出手,轻轻摘下一颗已经红透的枣子,放入口中。南疆的阳光、战友的笑语、救援的汗水、成功的喜悦……千般滋味仿佛都凝聚到了这小小的果实里:

  “真甜!”

作者:通讯员 衡帅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