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五争先活动之“学习篇”
传递教育火种,照亮乡村未来。近期,绍兴援疆教师团队通过邀请名师云端授课、走进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中(小)学开展多学科“内线+外线”教研活动。
援疆教师何夏非邀请绍兴市诸暨中学的高级教师、绍兴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马巧婷为阿瓦提县高中班主任们举办了一场题为“从‘教书匠’到‘成长导师’——打造班主任‘三有’育人角色”的云端讲座。马老师从“眼中有人、手中有尺、心中有爱”三个维度出发,分享了丰富的育人经验。“眼中有人”,即:熟悉心理学相关理论,遵循学生特点,关注学生成长,正视每一个鲜活个体,与其同情共理;同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长,指导其开展科学、恰当的家庭教育,同心协力,协同育人。“手中有尺”,即:明确与学生的关系,保持情绪稳定,就事论事;要熟悉各项政策法规,确保言语有据,行事有则;要坚持原则,通过学生民主商定的班级公约、个人考核细则等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沟通时把握时机、尺度、边界,做到宽严相济,赏罚分明,管教同步,严慈共体。“心中有爱”,即:作为班主任的必修课,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班主任应懂得欣赏,欣赏既是一种信任、守望和期待,更是赋能成长。
援疆教师沈浙勇在讲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时,以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线索,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政权的建立及其在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复杂关系。课堂以视频《历史的拐点——澶渊之盟》相关史料作为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引导、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同时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思维能力,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援疆教师严小利讲授的《大气压强》课程,以实验探究为核心,通过覆杯实验、空盒变瘪实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通过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步骤、原理和实验研究、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德堡半球实验效果为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热情,为此打开了探索物理世界的大门。
援疆教师赵燕飞以《舌尖上的美食》为例,开展作文片段训练。针对学生在描述性写作训练时角度单一、语言表达平淡这一问题,通过各地美食为切入点,灵活运用讲授、欣赏、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美食的记忆,鼓励学生分享亲身经历,积累写作素材。结合各地特色美食描写范文,详细讲解了“一样一样写过去”等五种实用的美食描写方法。整堂课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情绪高涨,学有所得。
课后,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听课老师们积极评课,分享感悟,给予肯定。班主任们纷纷表示:“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心灵导师。班主任应以春风化雨般的关怀,润泽学生的心田,助力他们勇敢地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绍阿同心,万里情牵。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绍兴援疆教师团队和绍兴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未来的征程中,绍兴援疆教师将继续探索适应受援地学校特色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援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为阿瓦提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供稿:陶笛琴、何夏非,摄影: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