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小菌种 大能量
浙江援疆“万亩亿元”黑木耳种植拉开产业化应用序幕

2019-01-10 15:14:02 2019-01-10 15:14:0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俞刘东

  浙江在线·浙江援疆网阿克苏1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刘东)1月10日,浙江援疆“万亩亿元”工程黑木耳菌种捐赠暨菌棒厂开机仪式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新农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首批捐赠的100支试管种,通过扩繁成原种并制成液体菌种后,可以满足千万级栽培菌棒的生产能力。

  “万亩亿元”增收工程是浙江省第九批援疆三大产业援疆工程之一,是为解决新疆阿克苏地区450多万亩果园每年超100万吨废弃果树枝条利用难题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援疆项目。

  2017年以来,浙江省科技厅和省农科院开展了适宜在阿克苏地区黑木耳优良品种的筛选实验,确定品质优、丰产性好的品种2个;研发出了基于核桃、苹果、枣树、杨树等林果枝条的高产高效基质配方和菌棒生产工艺;建立了阿克苏地区干旱气候和林果园生态环境下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目前,浙江科研团队已经指导受援地企业累计生产黑木耳菌棒近100万棒,500多个贫困户直接受益,户均增收5000多元。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记者从省援疆指挥部了解到,2019年,菌棒生产量将提高到1000万棒,在全地区100个贫困村5000个贫困家庭开展试验示范种植。

  “省委车俊书记对我院‘在产业援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嘱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戚行江告诉记者,为让“万亩亿元”工程能够又快又好地推进,省农科院专门选派了食用菌专业的援疆人才赴阿克苏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担任重要岗位,并物色选调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到阿克苏指导黑木耳菌种繁育、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省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陈建忠表示,今天的捐赠标志着黑木耳项目正式拉开了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序幕,这对助力阿克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促进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记者 俞刘东 编辑:俞刘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