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阿克苏“数智眼科医联体”改革在全国医改会上作经验推广

2025-04-30 15:22:08 2025-04-30 15:22:08 来源:“浙江援疆”微信公众号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国家医改工作论坛”上,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书记廖飞以《数智眼科“小专科”撬动“大民生”推动边疆医改迭代升级》为题,分享了边疆地区通过眼科专科改革破解医疗资源瓶颈、推动分级诊疗落地的创新实践。

  01改革破局:从“眼科困境”到“数智突围”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受紫外线强、风沙大等自然因素影响,眼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但基层眼科资源长期面临“三缺一低”(缺设备、缺人才、缺体系,服务效能低)的困境。

  面对改革困境与挑战,阿克苏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选择眼科作为改革“小切口”,构建“数智眼科医联体”,通过“三破三立”实现系统性变革。

  破除基层无眼科服务。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在40个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眼科智慧诊室”,配备人工智能设备,结合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基层眼科筛查。

  破除地区人才短缺。联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实施“百人培训计划”,3年内培养基层眼健康管理师100人;强化科研引导,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带动地区眼科“内练真功”。

  破除医共体绩效僵化。破除“两个允许”阻碍,创新“筛查-诊断-手术”分级绩效激励,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增收50—100元。探索“阶梯式报销+病种打包支付”组合拳,实行“同病同城”打包付费。

  02五级联动:打造边疆分级诊疗新模式

  以建设智慧眼科诊室为基点,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五级眼科诊疗医疗服务网络,形成全地区同质化、一体化的大眼科“五级”协同诊疗服务体系,“省-地-县-乡-村”眼科服务链。包括在村级健康随访干预;乡(镇)建成一个覆盖乡镇的智慧筛查网络;在县(市)一级建成一个智能辅助的实时阅片、诊疗平台;在地市一级建成一个浙阿跨省合作的远程诊疗中心;在浙江疑难病例诊疗。 建立阿克苏地区“数智眼科医联体”,智能转诊“三级联动”模式,基层医疗机构AI初筛+绿色通道转诊;县级医院疑难病例复核+急诊救治;地区级医疗机构多学科会诊+高难度手术,提升整体诊疗质效。

  结合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探索建立乡镇(街道)智慧眼科诊室“智能筛”、地县眼科医师云平台“集中诊”、乡镇眼健康管理师“规范转”、各级医疗机构“分级治”、浙阿数智医疗中心“远程助”、家庭签约医生“追踪访”的眼健康全周期服务新流程。

  03改革成效:民生账本里的边疆智慧

  项目实施以来,阿克苏医改交出亮眼成绩单:群众获得感倍增,乡镇眼病筛查人次达2.2万,等待时间从5小时缩至1小时。

  医疗能力跃升,地区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分别增长26%、60%,县域眼科门诊量同比上涨5.12%;医保效能优化,通过“同病同价”打包付费,节约异地就医资金144.82万元,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显著提升。

  04边疆启示:适配性改革释放“小专科大能量”

  廖飞总结改革经验时说:“技术适配重于先进,机制创新优于硬件投入。”阿克苏以25万元的低成本智慧诊室实现2-5万人口服务覆盖,通过绩效改革激发基层活力,将多民族聚居、地缘广阔等“边疆特色”转化为改革优势,为全国提供了三大启示:数智赋能破解资源约束、AI辅助诊断、5G远程会诊等技术实现资源“无中生有”;机制设计激活系统效能;医保打包支付与绩效激励形成“控沉淀-提效能-惠民生”良性循环。

  专科突破带动体系变革,以眼科为支点撬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转型。“在边疆医改这场大考中,我们坚信:只要立足实际、创新机制,‘小专科’也能成为撬动‘大民生’的支点”廖飞表示。

作者: 编辑:袁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