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要闻 正文

古韵今风聚京华——2025乌什县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研学营精彩纷呈

2025-05-19 09:05:51 2025-05-19 09:05:51 来源:“浙江援疆”微信公众号

  古韵今风聚京华,研学筑梦启新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5月7日,由衢州市援疆指挥部举办的“2025乌什县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研学营”开营,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80名师生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路程,远道而来,在首都北京度过了难忘的7天6晚。

  “奶奶是我们家唯一一个来过北京的人,她给我看过照片,我当时就很羡慕,当我得知自己终于也要来北京的时候,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美丽的新疆维吾尔族小姑娘穆耶赛尔·如则麦麦提兴奋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北京,是我们从小就向往的目的地。”每一位新疆乌什青少年都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北京之行。

  探寻千年文化

  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们在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一场探寻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之旅。故宫的千年石阶上跃动着青少年们好奇的足迹,金水桥畔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定格住青春与历史的对望。讲解员揭开尘封往事,讲述朝代更迭,学子的求知目光成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在颐和园,青少年们解开皇家园林的奥秘,感悟文明传承的责任。什刹海展现了老北京市井文化的活力,这种“接地气”的体验也增强了青少年们的文化自信。

  凝望历史印记

  为了在北京亲眼观看升旗仪式,不负此次远行,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们在凌晨准时起床,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天安门广场。当国歌奏起的那一刻,所有青少年都肃然起敬,哼声跟唱,相信这样的经历,终身难忘。青少年们纷纷感叹:“以前都是在学校里升旗,这次是非常不一样的体验,感到非常光荣!”

  圆明园遗址公园对青少年们而言不仅是历史课堂,更是一场精神洗礼。它通过直观的废墟、生动的故事和古今对比,让青少年在愤怒与自豪、悲怆与希望的交织中,深化对民族命运的理解,激发责任感与使命感。

  历史与未来

  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们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感受是立体而深刻的,既有对历史与精神的感悟,也有对科技与时代的共鸣,更有对未来使命的自觉担当。

  中国科学技术馆对青少年们而言,不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梦想的孵化器”。在这里,他们通过互动体验打破对科学的畏惧,通过古今对比理解创新的意义,通过沉浸体验肩负起科技报国的责任。

  探索中国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是青少年们从小在心底里埋下的目标。长城的陡峭台阶、漫长石阶对青少年的体力是极大考验,气喘吁吁仍坚持攀登,但正是这种挑战,让他们在登顶后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长城作为民族象征,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在日记里写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此凝聚。

  中国航空博物馆早已超越简单的观展范畴,它像一座时空桥梁,连接着螺旋桨时代的颤音与高超音速时代的呼啸。当新疆乌什县青少年们的手划过模拟舱的操纵台时,他们不仅触摸到了合金与电路,更触碰到了一个民族对天空的永恒向往。

  圆梦北大校园

  走进北大校园,青少年们直观感受到“顶尖学府”的气质。百年校史的厚重感,让孩子们感受到北大与中国现代史的紧密关联。蔡元培铜像、未名湖、塞万提斯雕像等校园景观,悄然传递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内核。北大校园内穿梭的外国留学生、专注骑行的社团成员、湖边自习的学子……这些鲜活的身影让来自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感受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通过七天六晚的相处,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们共同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次首都之行,就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让青少年们从多个维度领略了祖国的魅力,从历史的厚重到现代的辉煌,从文化的传承到科技的创新,每一处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新疆乌什县的青少年们加深了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纷纷表示要为新疆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 编辑:袁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