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援友之家 > 援疆风采 正文

浙派名师播撒教学火种,绍阿同心启迪育人智慧——绍兴援疆助力阿瓦提教育理念更新

2025-10-14 15:37:34 2025-10-14 15:37:34 来源:绍兴援疆 通讯员 章锡飞 张波

  近日,在市援疆指挥部大力支持下,浙派名师小语团队的林上好、刘越秀、蔡婷婷三位教师,带着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走进阿瓦提县鲁迅小学,为该校及联盟校拜什艾日克镇中心校的语文教师们带来了三堂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的语文课,结合一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讲座,让在场师生与同行人员收获满满。

  林上好

  以“观察”为钥,让语文课扎实而有温度

  “大家见过新疆棉花从棉桃到棉絮的变化吗?”林上好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新疆棉花为切入点,开启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这一贴合生活的导入设计,不仅紧扣文本“观察”的核心主题,更快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搭建起课堂与文本的桥梁,让抽象的“观察”概念瞬间变得可感可知。

  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始终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展开,引导学生抓取文中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在文字中探寻植物生长的奥秘。为了让“爬山虎怎样爬”这一抽象描写具象化,他还精心设计了系列互动活动:图文结合对比爬山虎脚的形态,预留观察日记空白引导学生自主记录,甚至现场用道具演示“爬山虎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整堂课环节衔接自然,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既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更充分践行了语文“读写结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语文课既有知识的“厚度”,又有育人的“温度”,成为一堂让人心生暖意的“扎实课”。

  刘越秀

  用“童趣”传情,让语文成为“爱的教育”载体

  “如果把家比作动物园,你的家人会是什么动物?”刘越秀老师的《我家是动物园》口语交际课,一开课就用充满童趣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我爸爸像狮子,脾气上来特别凶,但平时很疼我”“妈妈是孔雀,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妹妹是小兔子,说话软软的,特别可爱”……稚嫩的描述里,满是对家人最真挚的爱与理解。

  这堂课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学最美的样子”:它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表达训练,更是唤醒学生“发现爱、表达爱”的教育过程。当孩子们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平凡的家庭生活,家就变成了充满趣味的“动物园”,每个家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可爱存在。刘老师用童趣点亮课堂,让语文真正成为传递情感、滋养心灵的载体,实现了“语言训练”与“爱的教育”的完美融合。

  蔡婷婷

  破“写作迷思”,让语文课堂成为“习作能力训练场”

  “同样写‘忙碌的早晨’,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得6分?”蔡婷婷老师在《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的导入环节,抛出了这样一个让六年级学生困惑的问题。带着这份好奇,学生们跟随蔡老师深入文本,在分析“夏天里万物都在成长”的写作逻辑中,逐渐豁然开朗:原来写作文不是从“上习作课”才开始,而是贯穿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核心主题,再围绕主题收集材料,最后按一定顺序将材料组合——这正是《夏天里的成长》一文背后的写作密码。

  蔡老师的课堂打破了“语文课只分析内容”的传统认知,让在场教师明确:语文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习得谋篇布局的技能,最终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堂看似讲解课文的语文课,实则是一堂生动的“习作方法论课”,为教师们今后的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

  专题讲座

  “教学评一体化”,探索单元整组教学新路径

  课后,刘越秀老师还以“‘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她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详细展示了单元整组教学的完整设计:从“单元导读单”激发学习兴趣,到“单元助学单”突破学习难点,再到“单元读写单”强化能力运用,最后通过“单元评议单”评价学习成效,并评选“书香少年”激励学生——四个环节围绕单元主题环环相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教学从“教师要他学”向“学生我要学”转变。

  这场讲座不仅为阿瓦提县鲁迅小学及联盟校的语文教师们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单元教学模式,更让大家深刻理解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价值:通过系统化设计,让教、学、评形成闭环,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当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精彩的课堂展示落幕,帮扶的脚步并未停歇。课后,蔡婷婷与林上好两位老师主动留在教室,为阿瓦提县鲁迅小学的两位语文骨干教师开启了一场专属“答疑小灶”,将送教的实效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

  交流中,两位名师围绕骨干教师提出的教学困惑,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从“如何让课堂自然生成语文味,避免教学流于形式”的核心问题,到“语文课堂留白手法的运用技巧——何时留白、留多少白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实践细节,再到“课堂提问如何设计梯度,用小技巧引导学生从‘被动回答’转向‘主动探究’”的具体方法……每一个话题都紧扣一线教学堵点,每一次讲解都结合课堂实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此次浙派名师送教活动,为阿瓦提县的语文老师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三位老师用生动的课堂实践、深刻的教学思考,为当地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让“以生为本、读写融合、育人于课”的教学理念在师生心中扎根,为推动浙阿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写下了温暖的一笔。

作者:通讯员 章锡飞 张波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