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瓦提大讲堂迎来创新升级的2.0版本实践:一场聚焦医院文化内涵建设,促进受援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医疗专场讲座在阿瓦提县人民医院门诊4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大讲堂邀请了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新生儿监护中心主任朱红丹和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兼质控科科长冯娟现场授课。
理念引领:人文素养与体系视野双提升
冯娟主任作为浙江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医疗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为题,为阿瓦提县百余名医务人员带来深刻启迪。她立足医患关系新态势,提出“修养是医者的第二把手术刀”的灼见,并从专业形象、共情沟通、职业底线到终身学习,勾勒新时代医者风范。她强调:“医患沟通的本质是生命的对话,唯有敬畏职业、悲悯患者,方能构筑和谐生态。”其理念直指医疗服务品质提升的核心。
朱红丹主任则通过《白大褂的“平行宇宙”:一位中国医生亲历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思考》,结合自己曾作为加拿大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及访问学者的经历,用独特视角对比中西医疗体系。她深刻揭示“技术无国界,服务有温度”的内涵,并指出“规范化流程是基石,人性化服务是灵魂”,勉励青年医师“立足本土锤炼硬实力,拓宽视野培育软实力”,为本土医疗实践优化提供了宝贵思路。
实践落地:2.0版的核心突破——从讲台到病床的“零距离”
本次医疗专场作为阿瓦提大讲堂2.0版的率先实践,其最大亮点在于彻底打破了传统讲座的局限,实现了专家“授课”与“下沉指导”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
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及麻醉专家,冯主任深入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及手术室进行精准指导。在医务科,她与管理人员围绕医疗纠纷源头预防、核心制度落实、医生沟通能力系统性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如PDCA、RCA)的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讨论交流。她结合绍兴经验,分享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安全文化的具体路径和案例。在手术室,冯主任将“生命的对话”理念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她现场示范并指导麻醉医生如何更规范、更人性化地操作,例如,细致讲解并演示为全麻患者规范粘贴眼贴的操作步骤,强调这不仅预防结膜炎,更是对患者无意识状态下尊严的保护;她亲自调整麻醉监护仪参数,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优化镇静深度和镇痛方案,现场讲解如何通过精细调控提升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减少苏醒期躁动,让“舒适化医疗”从理念走向床边实践。
新生儿专家朱主任深入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中心,进行沉浸式带教。在查房和病例讨论中,朱主任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如何系统、规范地进行新生儿评估,逐项分析医嘱开具、病程记录、交接班等环节的规范性,反复强调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暖箱管理等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的重要性。她针对一例疑难病例,指导当地医生梳理诊疗流程,将“规范化基石”理念直接嵌入分析过程,优化了诊疗方案。朱主任特别关注早产儿精细化护理,如保暖、喂养、发育支持以及和家长沟通的技巧,指导医护人员如何用温暖、清晰的语言向焦虑的家长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将“人性化灵魂”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细节中。
赋能未来:智力援疆的生动实践与持续深化
医道漫漫,惟德者行远;初心如磐,惟实者功成。此次阿瓦提大讲堂2.0版医疗专场的成功举办,是智力援疆、精准赋能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将前沿理念和精湛技术送到了边疆医疗一线,更通过创新的“知行合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用脱节”问题,直接提升了本地医护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围术期安全、危重新生儿救治等关键领域的实战技能和服务水平,为阿瓦提县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能力支撑。
作为绍兴援疆指挥部精心打造、服务阿瓦提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平台——“阿瓦提大讲堂”,始终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开放、共享、创新”理念,深化升级“授课+实践”赋能模式。接下来,绍兴援疆指挥部将积极招引更多领域的专家走进阿瓦提,不仅带来思想的火花,更带来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扎根一线的实践,让援疆的暖流与专业的力量,共同守护好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