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援疆网 > 援友之家 > 援疆风采 正文

民俗文化“大巴扎”共绘民族团结交融新画卷

2025-07-28 17:27:09 2025-07-28 17:27:09 来源:温州援疆

  7月22日,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俗文化“大巴扎”活动在拜城县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四方团结话发展 石榴花开别样红”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推动兵地、军地、油地、温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本次活动由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中共拜城县委员会、第一师阿拉尔市九团、温州市援疆指挥部联合主办,中共拜城县委统战部、县委宣传部承办。

  活动在拜城县文工团带来的开场舞《同心共舞石榴红》中拉开序幕。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李旺军致辞寄语,拜城县委书记霍军致欢迎词,深情回顾了拜城作为古龟兹文化发祥地的深厚底蕴,以及近年来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的成果,表达了与各方携手共促发展的殷切期盼。随后,八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宣告活动正式启幕,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启动仪式上,多项合作签约成为亮点:拜城县委统战部与复旦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分别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研究框架合作协议,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搭建桥梁;两地企业家代表就文旅、农产品等方面签订了共同合作发展协议;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和拜城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签订了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共同发展合作协议。温州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立足“拜城和一师九团所需”和”温州所能”,将进一步发挥温州民营经济引擎助推作用,深化两地企业在产业发展、民生事业、文化润疆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交流,助力拜城和一师九团经济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开”经验交流会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活动现场,从拜城县“石榴花开”宣讲员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宣讲员,与温州市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同台,分享了一个个兵地互助、两地协作、军民同心的暖心故事,现场更有一师九团带来的向屯垦戍边英雄致敬的情景剧《屯垦爹娘》,平凡的叙事中,流淌着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深情,诠释着“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交流会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罗明贤说:“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直接有效的帮扶措施,我们看到村里的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看到各民族儿童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一起流畅的交流,开心的玩耍。企业、集体、群众多方共同努力绘就了一幅各民族和睦共存、共同繁荣的美好新画卷。”

  文化盛宴展魅力,民俗交流显温情。在喀普斯浪河公园分会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的瓯窑、瓯绣、瓯塑、米苏塑、石雕、黄杨木雕、蓝夹缬与拜城的艾德莱斯绸、新疆花毡展开了精彩“对话”,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刺绣、瓯塑技艺,让游客亲身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美食品鉴区香气四溢,温州鱼丸、桥墩月饼,一师九团过桥米线与拜城烤包子、手抓饭同台亮相,让味蕾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平阳木偶戏《卖货郎 俏媳妇》、温州鼓词《沉香问路》、温州南拳《扎战》、一师九团《傣族舞》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温州鹿城曲艺家协会温州鼓词传承人陈枫说:“温州鼓词是用一把琴,一面鼓,一块三粒板,还有一个抱月,就能演绎民间故事。此次带到拜城,旨在让拜城老百姓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温州鼓词,促进两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除此之外,温州市企业家、非遗传承人、高校学者等走进老虎台乡民兵骑兵连、克孜尔石窟等教育基地开展民俗文化采风,将所见所感融入课题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

  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底蕴,串联起了四地深厚情谊,不仅是兵地、军地、油地文化互鉴的缩影,更彰显了以文化为媒促进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实践担当。

  近年来,温州市援疆指挥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促成拜城、一师九团与温州多领域多层次的“结对共建”交流活动,形成“四方团结话发展”“山海民兵共建”等系列标志成果,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作者: 编辑:
相关新闻